待删栏目Column to be deleted
代表刘伟: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才能解决“城市病”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14/03/13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是解决“城市病”的必由之路。”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佳都科技董事长刘伟接受采访时,为“城市病”提出上述药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城镇居民从1.7亿人增加到近7亿人,形成了一批有重要影响与发展活力的城市群,新一届政府正加大力度推动城镇化发展。


  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病也与之俱来,城市人口的聚增,不可避免的受到土地、空间、能源和清洁水等资源短缺的约束,导致交通拥堵、各类资源分配不均、环境污染、就业压力、城市安全监管等问题的出现。刘伟分析认为,许多城市发展依赖土地财政、资源开发等,缺乏先进的运营能力和技术水平,随着土地矿产资源的消耗枯竭、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城市面临着巨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随着探索根治“城市病”的热潮,“智慧城市”这一概念受到极大关注。纽约、东京、伦敦等大都市正因为智慧技术和智慧运营,重新焕发新春,成功破解城市病,扭转企业总部及中高端人口向郊区、卫星镇外流的局面,重新吸引优质企业、优质人口回流中心城市,建成低碳、高效、资源集约、朝气盎然的人类生活和发展舒适之都。


  智慧城市之路在国际上已有不少成功范例。


  欧盟于2006年发起了欧洲Living Lab组织,它采用新的工具和方法、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来调动方方面面的“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力”,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机会。该组织还发起了欧洲智慧城市网络。Living Lab完全是以用户为中心,借助开放创新空间的打造帮助居民利用信息技术和移动应用服务提升生活质量,使人的需求在其间得到最大的尊重和满足。

 

  丹麦建造智慧城市哥本哈根(Copenhagen)有志在2025年前成为第一个实现碳中和的城市。要实现该目标,主要依靠市政的气候行动计划——启动50项举措,以实现其2015年减碳20%的中期目标。在力争取得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时,许多城市的挑战在于维持环保与经济之间的平衡。采用可持续发展城市解决方案,哥本哈根正逐渐接近目标。哥本哈根的研究显示,其首都地区绿色产业5年内的营收增长了55%。


  通过对成功范例的分析,刘伟认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是解决“城市病”的必由之路。因此,他给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分类实施扶持政策


  深入调研智慧城市中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加快制定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体系规划,明确智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标准、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在“智慧城市”蓝图中,要突出构建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能源、智慧水利、智慧教育、智慧社保、智慧警务、智慧防灾减灾和智慧应急十大公共服务智慧应用系统。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多网融合”形成智慧“大网络”


  整合、提升、完善已经建设的网络和应用功能,继续推进三网融合,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促进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实现“多网融合”,建成全市智慧“大网络”。注重建设物联网基础平台、云计算平台、市民综合服务平台以及各类综合应用服务平台。


  (三)智慧城市建设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提升政府服务意识


  智慧城市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有一个根本性的理念转变:从原来的管制型转变为服务型。基础设施是“死”的,但社会管理的需求是“活”的,“大服务”的理念就是把“智慧城市”建设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把智慧公共服务体系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切入点,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通过管理方式、服务理念、服务平台的改进,业务的整合,让百姓花更少的时间得到更便利更好的服务。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