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删栏目Column to be deleted
全国政协委员刘伟: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突破 才能走得更远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19/03/06

香港二四六资料免费大全


大学毕业进入设计院,工作5年后放弃“铁饭碗”辞职创业,赚到“第一桶金”以后又“换道”进入人工智能领域——全国政协委员、佳都集团董事长、佳都科技CEO刘伟回顾自己的发展历程,用“居安思危”一词来形容。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他认为企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抓住技术升级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力争进行重大科技创新突破,方能获得长久的发展。


这家民营企业

与市民出行息息相关


佳都集团虽是民企,其业务却与广州市民出行息息相关——3月1日,佳都科技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近日中标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一号线及十三五新线车站设备及运维服务采购项目,项目涵盖了广州市在建及规划待建的多条新建线路和线路延长线,覆盖站点140个,建设内容包括自动售检票、站台门、综合监控、车站设备监控等多项智能化系统和设备。

早在2017年底,佳都科技就与广州市交委(现为广州市交通运输局)、蚂蚁金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市民开始可以使用“羊城通乘车码”刷码乘公交车。


回顾:

企业“换道”后曾有4年过得很艰难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佳都”在27年的发展史中,走过了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多数大企业走过的“贸工技”路线(先通过贸易实现积累再开发技术)。佳都科技在2007年重组后,于2008年正式进军全国公共安全智能安防领域,展开市场开拓与技术研发,到2013年,公司完成了智能化业务、智慧城市、智能轨道交通等智能产业的布局。

刘伟回忆称,到了21世纪初,佳都集团虽在最初从事的产品分销领域占有一定市场份额,但毛利率非常低,刘伟将所从事的业务定位为“供应链的底端”。他想往产业链的后端走,切入智能轨道交通领域,于是在2004年成立了新科佳都专门从事这一业务。转型做智能轨道后,连续4年,佳都集团每年至少投资2000万元进行研发,但在2009年以前连一份轨道交通方面的订单都没拿下。“当时要是再没有技术产品出来,就倒闭了。”刘伟感慨地说。

2005年至2009年是刘伟印象中创业以来最艰难的日子,2009年,佳都集团终于独立拿下了第一张广州地铁的订单。智能轨道业务找到突破口后,佳都科技的安防业务也因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而打开知名度。


视点:

人工智能可助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刘伟对其中提到的“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尤其关注,他认为这是机遇。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历史机遇,大湾区各城市之间如果可以建立一小时生活圈,就可以结合得更紧密,这对于智能化轨道交通的发展是一个机会。”刘伟介绍,目前的广佛线为广佛两个城市打造出半小时生活圈,是较为成功的范例。他建议加大轨道交通规划,可以考虑通过边检便利化、推广电子身份证等措施,促进湾区内物流、商流、车流的互相流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其中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例如完全可以实现车牌联网登记,无需再申请两地牌。


建议:

加大民资民企参与“新基建”的力度


谈起技术,刘伟称他关注到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他带来的提案也与民营企业、民间资本参与“新基建”有关。

刘伟建议,为了推动国家“新基建”的快速稳健发展,应该形成多元投融体系,着力引入民间资本、民营企业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民资、民企在“新基建”的参与力度。

刘伟建议,各级政府应该继续加快推进PPP项目(“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的简写,指公共部门通过与私人部门建立伙伴关系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方式)的发展,全面打通、拓宽民间投资、民营企业进入“新基建”领域的渠道。


前瞻:

当年“换道”换来如今业务进入快车道


谈到民营企业的发展,刘伟表示,企业要提高对转型升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要苦练内功,加强科技创新。

刘伟称,企业如果走纯技术研发的路可能会越走越窄。“人工智能已有60多年历史,之前一直没有解决社会的痛点,所以发展得很慢,直到最近出现深度学习的技术突破,特别是在语音识别、视觉识别的领域突破了瓶颈,才让应用走进寻常百姓家。”

刘伟告诉新快报记者,如今人工智能已进入3.0时代,人工智能发力的五个主要赛道,包括公共安全、交通、教育、金融和医疗,已开始进入全面的大规模应用。佳都集团踏上了其中公共安全和交通两大赛道,形成智慧城市、智能轨道交通、智慧城市交通几大产业。因为当年提前“换道”,在技术、市场和人才领域有所布局,相信在未来几年,公司业务将进入快车道。


(来源:新快报)